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医药大学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广东药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二OO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中国共产党广东药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文件之一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医药大学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广东药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6年5月27日)
吴梅兴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广东药学院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广东药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是我校进入新世纪以来召开的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也是在圆满完成十五规划,迎接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全校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民主和谐的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十年的工作回顾
1996年4月,学校召开第三次党代会,至今已经有十年,期间经历了“九五”和“十五”两个发展阶段。十年来,我校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组织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过去的十年,是我们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不断探索发展道路,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十年;是我们凝聚力量,追求卓越,逐步实现深刻转型的十年;是我校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十年。特别是2002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带领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抢抓机遇,开拓前进,使学校事业取得跨越式进展,具备了做大、做强、做优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一)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坚定不移地领导和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龙头,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办学思路,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全面合格的本科院校,成为具有较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新型药科学院”的奋斗目标。在全校党员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1996年我校顺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合格评价,提前完成了“九五”发展规划。在“十五”期间,为了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党委进一步调整了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特别是2002年以来,学校党委把握广东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审时度势,科学判断,确定了做大做强这一新的发展目标,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显著扩大。我校先后建设了赤岗校区、大学城主校区和中山校区,办学用地达3000多亩,校舍面积达56万多平方米,形成了一校四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格局;成建制接收了广州铁路中心医院,拥有了第一所直属附属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和覆盖多校区万兆核心、千兆连接一体化校园网络平台等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
学校持续扩大招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医药卫生人才。目前,学校各类在校生达24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2000多人,专科生2000多人,硕士研究生130多人,成人教育在校生9000多人。2005年,学校普通学生招生人数达6000多人,是1996年招生数的9倍。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办学效益不断提高。2005年,各项事业费总收入达27000多万元,比1996年翻了3翻。教职工的收入有了较大改善。
2、学科门类不断丰富,办学层次明显提升。“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得到深入落实,学科专业不断拓展,布局渐趋合理。现在我校拥有7个学科门类,开设21个本科专业,学科齐全,学科之间优势互补,相互支撑。
学校恢复了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实现了面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开办了研究生教育和港澳台学生、外国留学生教育;与国内外、省内外开展了广泛的多形式的合作办学;成为了广东省热门高校。
3、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党委坚持“教学是立校之本”,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按照培养面向基层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以实施学分制为切入点,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等工作,从多个环节探索和构建了培养医药人才的新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学校加强教学管理,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了素质教育。目前,学校有3个专业被评为省名牌专业,1门课程被评为省精品课程。十年来,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挑战杯”以及全省大学生体育运动会等多项高水平竞赛中,我校学生屡创佳绩,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好评。我校毕业生多年来就业率居全省高校前列。
4、科研工作大步推进,逐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坚持走“科技强校”道路,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完善科研条件和科研管理机制;加速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程。2005年召开的科技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工作的定位和发展思路,标志着我校科技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广大科技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科研工作对学校办学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我校承担科研项目的层次与数量逐年提升,科研经费持续大幅度增长;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作成果显著,自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至今,我校硕士学位点已发展到8个(其中1个一级学科点);学校主动参与建设广东中医药强省的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5、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党委坚持以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动力,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和学科重组,调整院系结构,不断增强学校发展的适应性;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充实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贯彻“强化岗位,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政策;积极探索和实践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加快了管理创新的进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经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了学校建设发展的顺利进行;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实现后勤保障全面社会化,形成了新型的后勤服务体系;推进继续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了继续教育快速发展。
(二) 积极推进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党委立足长远发展,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营造了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党委坚持思想教育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突出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认识、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激励斗志、凝聚力量的作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把师德规范贯穿到教师的岗位职责、教师工作的规章制度中去;坚持把学生德育工作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认真抓落实,努力求实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较好发挥了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理想信念、基础文明、心理健康教育和“三育人”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
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党委重视环境育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等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果丰硕,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十年来,随着学校的改革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有了新的提高,学校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营造了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涌现出了一批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
2、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形成安定团结、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党委认真贯彻《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积极推进依法治校、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努力营造良好的民主法治环境。加强统战工作,广大民主党派、侨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紧紧依靠教职工办学,工会、教代会对学校事务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职能得到强化,充分发挥了其在联系群众,增强学校向心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重视共青团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其团结青年、教育青年的作用;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同各种敌对势力,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积极改善教职工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关心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加强对贫困生的帮扶和心理教育工作,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缓、补、勤等措施配套使用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保证了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进一步重视离退休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退(离)休教工协会开展各项有益活动。
(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1、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十年来,党委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校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理论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提高了科学理论的认识,增强了实践和落实的自觉性。2000年,认真开展“三讲”教育活动,党员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为学校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2003年以来,党委推进了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使学校党的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党支部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得到加强。2005年下半年,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群众满意度达99%。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党的建设,广大党员普遍经历了一次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修养的锻炼,心灵得到了洗礼;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明显增强。十年来,我校党建工作成绩显著,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共发展新党员1645名。基层组织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在2003年春天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学校党委本着对师生员工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沉着应对,带领党员和广大师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非典这场无硝烟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
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党委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认真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精神,不断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按照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了干部竞争上岗的范围,实行了干部任期制和试用期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被选拔到学校的各级领导岗位,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2、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党委按照“预防为主,重在教育,制度保证,惩防结合,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不断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深入贯彻和落实。强化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校内干部人事、物资采购、基建财务、工程招投标、招生考试和就业等重要工作环节得到有效监督,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得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年艰苦创业,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辛勤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广药的今天,凝聚着历代广药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以及为广东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十年探索与实践的历程,使我们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高校、搞教育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在基础比较薄弱的条件下,如何加快学校发展,有了新的理解,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
第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形成总揽全局的坚强领导核心。十年来,我们在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中不断前进,赢得发展上的重大突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委始终坚持把领导班子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班子的理论素养和执政能力;坚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求真务实,勤政廉政,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团结协作,充分调动每位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了作风正、人心齐、氛围好、干净干事的坚强领导集体。特别是强调领导班子要始终保持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永不止步的良好精神状态,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2005年上半年,省委干部巡视组对我校领导班子建设给予了较高评价。十年学校发展的历程也再次启示我们:什么时候领导班子团结,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领导班子不团结,我们的事业发展就受到阻碍。
第二,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握机遇推进事业。十年来,党委坚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观念,科学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以新的共同目标和发展思路凝聚力量,推进学校事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划发展,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在高等教育竞争激烈和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在变化中捕捉机遇,在困难中寻找机遇,紧紧抓住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广东建设教育强省、中医药强省、广州大学城等重大发展机遇,并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促进学校迅速发展壮大。实践证明,像我们这样底子薄的学校,通过深入改革,整合力量,培优立特,形成局部优势和特色办学,求得发展上的突破;以做“大”带动做“强”的发展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学校成功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启示:今后,我们仍然要继续增强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的强烈意识,这是我们必须履行的一种政治责任和必须保持的精神状态。
第三,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发展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是促进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十年来,党委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执政为民,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充分调动和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是依靠群众去完成;经验是依靠群众去积累;新举措、新发展是依靠群众去创造;困难也是依靠群众去克服。广大师生员工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众志成城,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弥足珍贵的广药人精神,饱含历代广药人的汗水和梦想,也是创造广药美好明天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在今后要永远珍惜和发扬光大的精神。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我们还缺少足够的经验;在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等方面,还要下大力气去探索;管理观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还不能适应我校迅速发展的需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不平衡现象,个别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有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对新形势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建设和校风建设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二、“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
高校是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领域,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开展社会服务的历史重任。作为广东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药学院,省委、省政府寄以殷切期望,明确提出了要支持“广东药学院在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达到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在当今各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紧紧抓住“十一五”这一学校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广东医药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谱写广药新的发展篇章!
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发展为主题,贯彻“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针,着力内涵建设,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用新的共同目标,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进工作。
发展目标:在“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将我校建设成为“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办学实力达到广东省省属重点高校水平,优势学科专业教育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医药大学。为实现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望2020年,力争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成为教学研究型医药大学。
实现发展新目标,在今后学校建设发展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凸显办学特色,另一方面要实施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发挥学校作为广东药类和预防医学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努力促进向华南地区的辐射。要进一步发挥药学的龙头作用和预防医学的优势作用,积极建设医药类相关专业和其它学科专业,形成若干新的优势明显的学科和特色专业;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医药结合的教育体系,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创新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品牌和特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医药人才;要构建富有医药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增强为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在办学治校、教学科研、领导与管理等方面,都要努力寻求特色,在创造特色的进程中进一步扩大学校的优势。
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夯实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基础。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我们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学术水平明显提高;要加大投入,建设若干科研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广东一流、国内知名的新药研发基地;要通过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条件建设等,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使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继续扩大办学规模,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到2010年,学校应拥有一批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和省内学术界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学科专业在省内应有更强的竞争力,若干学科专业教育达省内一流水平;精品课程、名牌专业的数量和教学研究成果要有新突破,毕业生有更高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大幅度提高,拥有一批在省内有影响的重大成果,医药应用研究与开发整体跨上新台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力争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水平进入省属高校的先进行列,为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办学的开放化程度进一步增强,与一批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基本形成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校园文化底蕴增强;反映学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居省内同类高校的先进行列。为实现向教学研究型医药大学转型打好基础。
同志们,实现以上奋斗目标,需要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过去,我们在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天,我们有了良好的办学基础,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条件创造更加灿烂的新辉煌。
三、今后的主要措施
(一)以实施内涵建设为重点,提高办学综合实力
学校办学的实力最终由内涵决定,外延的扩张必须为内涵的提升服务。今后几年,学校要着力实施内涵建设,努力做好如下主要工作:
1、以打造优秀本科教育为重点,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树立“以学生为本、学生为主体”和 “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品牌”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加强专业建设。根据我校发展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加强对新专业的建设与管理,对已有专业进行更新改造,努力拓展新专业,以提高社会适应性。力争五年内,新建15个以上本科专业和一批校级名牌专业、精品课程,若干个成为省级名牌专业、精品课程。依据人才培养定位,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正确处理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制定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把质量标准渗透和体现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起具有我校特色的和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制度。要继续完善学分制。大力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促进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整体化。建立教材和教学内容更新动态机制和管理体制,注重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传授和社会实践新动向的把握。推行主讲教师负责制度,提高教授对本科生授课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综合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加快教学方式和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不断提高教学效能和质量。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良好机遇,努力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加强研究生教育条件建设,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模式和监控体系,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
积极挖掘教育资源和潜力,继续扩大办学规模。要大力发展本科教育,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推进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教育,拓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到2010年,在校全日制学生规模控制在25000人以内。
重视与加强学生就业工作,提升我校人才品牌效应。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战略性日常性的工作。今后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方面,都要充分考虑提高学生就业率这一要素。切实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课纳入人才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从低年级抓起,不断强化对学生的敬业精神、工作思维方法、职业技能、创业能力、就业观念、择业技巧等教育。切实加强就业基地、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坚持走见习、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的教学实践路子。发挥好校友工作在学校发展特别是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全力抓好迎评促建工作。2007年我校将迎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这是对我校整体办学质量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评,是对我们全体师生员工的水平能力、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的一次检阅。顺利通过评估,必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党委要求,全体共产党员,要发扬广药人的创业精神,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认真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落实责任制度,积极投入到加强本科教育教学的建设中去,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力争达到优秀水平,我们相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2、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支撑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是核心。要把学科建设作为我们提高办学水平的突出重点工作来抓。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注重特色、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传统优势和特色学科,扶持应用学科,培植新兴学科,努力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学科建设要立足于凝炼方向,汇集学科队伍;要运用交叉学科力量,构筑新兴学科群落,组建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中心,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沟通与交融的平台,构建起与建设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的学科体系。要把学科建设与申报学位授权点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建设好15个校级重点学科,争取建成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硕士点有较大增加,使一级学科硕士点达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达20个左右,努力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发展科技是强校之路。科技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实力和地位。发展科技,提高科学研究与开发水平,是把学校建设成高水平大学的不可缺少重要支撑。全校都要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实施以大幅度提升整体科研水平为目标,以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为重点的“科技强校”工程。进一步改革科研管理,引进激励体制,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快改善科研条件;进一步加强科研基地建设,依附优势学科,建立若干个新的研究所、重点实验室。要组建若干重点科研团队,组织重大项目攻关,不断扩大科研规模,提高科研水平。力争用5年时间的建设,使科研经费每年递增20%以上;努力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建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创新药物、中药研究领域出标志性成果,获得一批国家新药证书。
开展科学研究,一方面要努力找准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和方向,努力出原创性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医药卫生事业的需要,大力开展应用型研究,特别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产出较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把握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机遇,整合资源,创建省内一流的中药新药研究基地,推进广东省岭南中医药博物馆、华南现代中药城、中药新药研发中心等项目的实施。创建“新药研发信息中心”,为医药领域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最新、最权威的新药研究开发信息和技术服务,为我校科研人员的新药报批和转让提供服务。
同志们,广东省委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这对我校来说又是一个重大机遇。前段时间,通过同志们的艰苦努力,我们取得了较好成绩,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对学校的高度重视,作出了有关支持我校建设发展重要指示,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一机遇,坚决贯彻省委的指示精神,进一步组织好力量,狠抓落实,抓出成效。我们相信,通过主动参与和抓好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工作,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促进我校形成新的办学优势和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3、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大学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目前,我校还缺乏顶尖级的人才,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项事关学校未来发展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工作。把学校建设成高水平大学,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要树立新的科学人才观,坚持唯才是用。
大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我校“新世纪人才计划”,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并举,切实建设好教学、科技、管理三支队伍,努力造就出一批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要有计划,分层次进行,在充实和加强人才队伍整体力量同时,要切实加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要通过外聘高水平的知名学者,促进学术交流,引进智力,带动我校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力争在五年内,使学校拥有1~5名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有5~10名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有20~30名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拔尖学术骨干。
着力培养管理人才。大学管理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事业。必须着眼于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大学,把提高管理干部的管理能力摆到重要位置上来。要广纳群贤,造就一批爱岗敬业、作风正派、素质优良的专业管理人才。真正把那些办学思想明确、工作富有创造性、勤政廉洁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那些德才兼备、善于管理、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也应当像对待优秀学术骨干那样,实行优才优用。党政干部应当以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己任,用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的通力合作。发挥好人才的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政策保护人才,使每个人干事有舞台,创新有机会,发展有空间,要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珍惜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开展工作的良好环境。
4、加快和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在学校做大做强的进程中,旧的一些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形势。管理水平不高和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迫切要求我们尽快建立起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因此,全面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迫切要求。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管理干部,要树立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也能促发展、出效益的思想;要坚决反对管理工作中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思想。只要有利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根本利益,我们就要大胆去探索,大胆去实践。要坚持管理工作为学校发展和教学、科研第一线服务,努力改变经验管理的思维定式,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区分、运作高效、促进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规划好四个校区的发展定位,建立运行高效的校区管理模式;加快推进校、院二级建制,完善校、院二级管理制度,建章立制,把管理重点下移,明确各级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基本运行实体;强化机关服务功能,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能,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推进办公的无纸化、现代化,努力建设学习型、高效型、服务型机关;增强管理的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构建节约型学校;积极推进和深化定岗定编、职称评聘和校内分配制度等改革,真正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职务能高能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继续完善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积极发展校办产业。
一所封闭的学校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学校,学校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开放发展。积极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社会企业等在各个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资源,拓展教育市场,打造教育新品牌,充分利用先进的文化、科技和经验来发展自己。要大力推进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学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高度重视和支持附属第一医院的工作,进一步加快附属医院建设发展的步伐。附属第一医院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不断提高医疗和管理水平,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进一步理顺关系,促进附属医院生产服务与学校医学教育的融合,不断提高附属医院的教学水平,使其成为我校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基地。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力,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努力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提高教职工的生活水平,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教职工的利益。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学校将首先考虑提高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福利。
5、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强化学校办学保障。我们要积极拓宽筹措资金的途径,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科学合理、注重效益、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的进程。要根据中山校区发展定位和规划,加快完成校区的整体建设;抓紧完成大学城主校区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动物中心、校史展览馆以及办公自动化平台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配置工作。要集中必要的资金,保证学校正常教学、教改项目、重点科研机构,组织重大攻关项目的条件配置;要精心规划和建设好我校大学城主校区、中山校区和赤岗校区的人文景观。力争用五年时间的全面建设,使我校的办学设施更加完备,办学条件更加优越,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主题,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开创我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为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面向新世纪,执政兴校、推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通过广泛开展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重视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要通过领导干部的带头学习带动各类人员的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起来;与武装思想,把握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执政能力结合起来;与解决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党员师生员工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要通过学习,不断改进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努力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处处体现“三个代表”,时时贯彻科学发展观。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实践中去。
2、继续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党的各级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继续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握方向,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的作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策”的原则,不断完善党内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充分发挥好党委的集体智慧和合力作用。党委要用战略思维统揽全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未来,不断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为构建和谐广药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进一步加强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二级单位的主要领导;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民主决策水平;二级单位领导班子要努力营造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共同承担起本单位改革与发展的重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开拓发展新局面。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着眼于党的事业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继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制度。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高度重视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有计划地对各层次干部进行轮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科学行政能力。力争通过3-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建设起一支素质优良、奋发有为、能担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各级基层党组织;严格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完善校领导联系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联系实际,着力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固本强基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整体推进我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视发展党员工作,大力在大学生、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特别是要做好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坚持不懈地抓好党支部的建设,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活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志们,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在促进事业发展和完成岗位工作的实效中。我们一定要把加强党的建设与促进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一定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内容、活动方式,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进我们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3、以开展学习贯彻党章活动为契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学习和贯彻党章,对于改进党的作风、维护党的纪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继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章活动,通过学习贯彻党章,改进党的作风,严明党的纪律。
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牢记党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政绩观”;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整体合力。结合学校实际,深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积极探索建立有高校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党的意识、廉洁自律意识、纪律意识;要用制度来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完善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和审计等制度,防止决策失误、行为失范、权力失控。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唱响正气歌,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政治优势和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坚定不移唱响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学校思想阵地,全方位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思想支持与精神动力。
切实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积极推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要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新路子,努力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新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局面。要根据环境变化和学生思想实际,进一步更新观念,改进手段、完善措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当前,特别要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实践,引导学生知荣明耻,立志成才;十分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加强网络管理,用积极健康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进一步完善扶困助学机制,通过多途径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
高度重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为教职工排忧解难结合起来,努力在服务上下功夫。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积极改善各种待遇和条件,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去,在服务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和感召力,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教职工提升思想境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专兼职学生辅导员承担着管理学生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考核制度,加强教育与管理,调动其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建设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逐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把树立良好的师风师德作为教师从教的必备条件,并纳入教师岗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广大教师成为“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模范。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具有教育人、激励人和凝聚人心的无穷力量。要继承和发扬我校优良传统和文化精华,积极创建具有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文化艺术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营造高品位、高格调、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
5、加强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构建和谐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和教职工利益的工作要经过教代会讨论;加强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专家治学治教的作用;推进和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与民主党派、侨联、无党派人士的沟通和意见交流,支持他们开展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对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学生会的领导,支持他们开展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才培养的各项活动。重视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关心教职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关心青年教工和学生的成长,活跃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作用和先锋队作用。
重视抓好离退休工作,把离退休教职工作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支队伍来建设。学校党委始终认为,几十年来,离退休同志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有着丰富的宝贵的经验。在今后学校的建设发展中他们仍然是一支很重要的队伍。因此,各级单位必须关心重视离退休工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关心离退休教工的生活,认真贯彻党的离退休干部政策,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积极支持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退(离)休教工协会的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识到,构建和谐学校不是解决学校发展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实现学校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和目标。党委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学校的工作,将努力提高执政能力,改进领导方式,推进形成广大师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奋发向上的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后五年是我们实施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学校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宏伟的目标召唤着我们,辉煌的明天依靠我们共同创造。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的斗志,求真务实的精神,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把我校建设成具有鲜明特色、民主和谐的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