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应我校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康奈尔大学Yung-Fu Chang教授、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陈金平研究员、复旦大学朱泳璋博士作客我校“名师名家名医”大讲坛,在我校大学城校区红棉厅分别作了题为《Host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s-induced cytotoxicity》《蝙蝠携带的人畜共患病原体与人类疾病》《反向疫苗学与人畜共患钩端螺旋体病》的学术报告。各学院、省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共10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
Yung-Fu Chang教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艰难梭菌对人类及动物的危害,并从该菌的研究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了如何从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水平挖掘该菌的毒力因子及其宿主因子,揭示其致病机制。Yung-Fu Chang教授指出,艰难梭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就如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超级细菌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艰难梭菌极有可能成为新千年的超级细菌。因此针对艰难梭菌毒素及其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展研究,进一步了解其致病机制,对探讨艰难梭菌防治的最新策略和方法显得极为重要。
陈金平研究员结合其课题组多年的研究积累,对蝙蝠携带的重要人畜共患病原体的研究进展,及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陈金平研究员指出,蝙蝠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寿命较长,与人类接触密切,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如狂犬病毒等的自然宿主,近年来暴发的许多新发传染病与蝙蝠有着直接的关系,给人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生命危害。因此深入认识蝙蝠与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朱泳璋博士以钩端螺旋体为例,结合其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对反向疫苗学的研究背景和策略进行了介绍。朱泳璋博士介绍说,反向疫苗学(Reverse vaccinology)是从全基因水平来筛选具有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候选抗原的疫苗发展策略。传统的反向疫苗学策略是直接利用预测表面暴露蛋白序列特征的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得到外膜/胞外等疫苗候选抗原。朱泳璋博士课题组采用了与当前反向疫苗学策略完全不同的“阴性选择”策略,得到的表面暴露蛋白能够包含更多更可信的疫苗候选靶标,对于加速新一代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三位专家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现场师生较好地了解了其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领域国际科研动态和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