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马振岗:习近平主席外交战略新特点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4-04-19 [来源]:广东药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 [浏览次数]:

2013年是中国外交成果辉煌的一年,也是开拓进取的一年。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调整。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时代,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的迅猛崛起,导致世界力量强弱对比的改变,必然会引发国际上各种各样的强烈反应。与之相应,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增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科学地判断时代潮流的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环境的变化特点,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与稳定性的基础上,以战略的高度和前瞻的视野因应国际因素的变化,拓展创新,全面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道路。

体现全面战略布局构思

新一届领导集体就任伊始,就展开频繁的外交行动,反映出我国外交的许多新特点和全面战略布局的构思。

一是全面铺开,凸显重点。新一代领导人这一年的外交活动,涵盖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各个领域,但轻重缓急思路清晰,突出大国和周边两大重点。首先是着力运筹大国关系。习主席2013年3月22日首访俄罗斯,同普京总统推心置腹交流、交谈长达8小时,达成多项重大共识,双方共签订32项合作文件,被称作“世纪合同”,全方位地深化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随即参加在南非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增强同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大国的关系。2013年6月7日和8日,习主席应邀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安娜伯格庄园会晤,会晤交流超过8小时,双方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新的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确定了方向。随后在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达成91项具体成果,实质性地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进程。在巩固和加强周边关系方面,同样是全面推进,亮点纷呈。我国同周边29个国家中的21个实现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级别的互访或高层交往,密切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13年9月,习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并访问中亚四国,倡议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习主席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访问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倡议,赢得热烈反响,还把同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伙伴的高度。2013年10月24日,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加强周边工作的指导原则和方针政策,为进一步拓展周边外交制定宏伟蓝图。可以预见,在这次会议精神指导下,我国将会在经略周边上演绎出雄伟灿烂的精彩篇章。

二是点面结合,精心设计。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同命运共患难的伙伴,也是存身立世的重要基础。我国一向十分重视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习主席除访俄罗斯和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外,四次出访基本全是发展中国家。他在访俄后立即到南非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访问坦桑尼亚等非洲三国,并与11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共进早餐。访问期间,习主席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表示中国将永远做非洲“和平稳定的坚定维护者”、“繁荣发展的坚定促进者”、“联合自强的坚定支持者”和“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坚定推动者”,并强调“中非关系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这次虽只访问了三个国家,影响却遍及非洲的东西南北中各个角落。同样,习主席虽只访问拉美三国,却包括北美、中美和加勒比各个地区,并同加勒比地区8个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充分体现出中国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不论大小远近,都永远是好朋友和好伙伴。在亚洲,中国领导人通过出访、接待来访、多边场合会晤等方式,密切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所有这些,都是在国内外日程极其繁忙情况下作出的精心点面结合安排,反映出外交的主动意识。

三是多双结合,相互促动。习主席出席金砖国家、20国集团、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以及博鳌亚洲论坛等会议。一方面通过多边平台开展广泛双边活动,并通过双边会晤推动多边会议成功,相互促进,既发挥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积极作用,又增进了与相关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借参加双边活动的机会进行国事访问,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四是主动开拓,讲究实效。习主席的全部外事活动,都体现出主动的精神和务实的原则,贯穿着实事求是的风貌。首先,向世界有效地昭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第二,打主动仗,下先手棋,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和平、发展和合作的具体倡议,展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的态度和立场。第三,大力开展经济外交,推动经贸合作,取得众多实质成果。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国,大国外交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着眼于大局与全局,筹划总体战略布局。中国2013年的外交活动,都是围绕这一构思铺开的。毫无疑问,精彩开局已为我国外交开创崭新局面,对完善外交总体战略布局具有奠基性深远意义。

昭示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外交特色

中国发展的成功举世瞩目,这也使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着深刻变化。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寄托更多期盼,希望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经济上进行更有实效合作。与之同时,有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增大,对中国强大起来的对外取向捉摸不定,充满怀疑,不断散布种种“中国威胁论”。另外,我国的发展利益外溢,与各国关系更加关联,国内一些人的不妥言行也引起外界的误解和误判。面对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我国新一代领导人以宽广的全球视野、稳健的进取意识和积极的开创精神,不断采取新举措,推出新理念,展示新风貌,在坚持传统外交大政方针同时,与时共进,开创外交的新思想和新道路,昭示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外交特色,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光辉的形象。

习主席在外事活动中,处处展现出自信、豁达、睿智和真情特点,以其亲切踏实的风范,宽阔大度的胸襟,勇于创新的思维,赢得普遍的赞扬。

第一,站在战略的高度,倡导“命运共同体”理念,把中国梦与世界梦以及各国人民的梦想有机联系在一起,倡扬我国关于各国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主张,有力驳斥了歪曲中国的“国强必霸”谬论。

第二,既高瞻远瞩,又实事求是,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等一些列新倡议,鲜明而具体地推进我国合作共赢的战略观念。

第三,提出广交朋友、广结善缘和增强国家亲和力的思想,强调“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做好人脉工作。访问非洲时,提出“真、实、亲、诚”四字方针。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又提出“亲、诚、惠、容”的理念,充分显示出博大和自信的胸怀。

第四,发展我国同各国互惠互利、同舟共济的传统,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主张对发展中国家交往中应义利并举、义重于利,在利益上要有予有取,有时要多予少取,甚至只予不取,把我国发展战略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对接起来,为正确处理南北关系和南南关系,深化国家之间互信合作树立了典范。

第五,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各种安全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倡导安全新理念。习主席提出,“国际社会应该倡导集体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方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他与美国奥巴马总统达成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把不冲突、不对抗列为核心内涵之一,表示愿与美国携手合作,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推进器。

所有这些,都极大丰富了中国外交内涵,为探索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大国外交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为实现中国梦创造国际环境这一核心

习主席外交活动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就是为实现民族振兴中国梦争取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外交为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服务,服从于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

外交讲大局、全局,外交离不开国内,要妥善处理国内国外两个大局。这不仅在思想认识上,而且要落实到具体规划上。习主席外交活动都是立足于大局、全局,着眼于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他不辞辛劳,广泛做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工作,在各种多边外交场合阐明中国的发展目标、道路和立场,主动提建议、出主张,发挥中国的参与、决策和话语作用,引领这些多边机制朝正确方向发展,树立了我国的新形象,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

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习主席明确表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但也绝不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在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上,我国坚持通过对话谈判妥善处理有关争端,但同时也坚决维护我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

中国有14个邻国,另有6国隔海相邻,周边环境相当复杂。无论陆地还是海洋,中国都是一个大国,陆疆海域安全都需维护。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加强安全保卫力量建设,完全是正常的和必要的,也是维护和发展良好周边与国际环境的重要条件。习主席指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增强”,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外交是国家综合力量的体现,又为国家发展服务。一年来的实践充分显示出,新一代领导人具有娴熟把握国际局势变化的能力,妥善处理国外国内两个大局的智慧。

(作者为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会长、前驻英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