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日前听取了有关专家对《人类学民族学的中国经验》、《中国的民族工作》、《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等三个重点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就课题研究的有关问题及其专家评议、评审工作提出了建议。
筹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贾庆林、曾庆红、回良玉等领导同志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确保世界大会圆满成功;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召开协调会议研究部署,为世界大会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各支持单位和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大力支持。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世界大会的筹备工作,先后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等研究部署。外交部、财政部、社科院等部门在人力、物力和政策等方面为筹备工作提供了帮助。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主席、秘书长专程访华,磋商筹备和召开世界大会的有关事宜,为世界大会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调整充实筹委会领导班子,健全工作机制。国家民委党组和李德洙主任将世界大会的筹备工作作为国家民委今年的六件大事之一来抓,为世界大会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了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
明确世界大会的定位。世界大会以“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为主题,完全契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倡导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是宣传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成就的大好平台,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果和中国各民族璀璨文化的国际窗口,更是促进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更好服务现代化建设、更快走向世界的难得机遇。
基本完成专题会议议题的征集、审定工作。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征集了383个专题会议议题申请,并分四批先后审定通过了其中的266个,专题会议议题的征集和审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会务、会展等各项筹备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其中包括大会文化展示、影视展映等活动的筹备已经进入展品、影片的征集阶段;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正式成立等等。
抓紧三个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
第一,要充分认识三个重点课题研究在世界大会上的重要作用。三个重点课题与大会“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的主题紧密相连,与我国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一脉相承,与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相得益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是充分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成就。我们党和国家在长期的民族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一系列切合我国实际的民族政策,在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方面总结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经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借助世界大会这一国际学术交流的大平台,三个重点课题可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全方位地阐释、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充分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是充分展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学科研究体系,诞生了费孝通、林耀华等具有世界影响的知名学者,为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注入了更多中国元素和中国风格。通过进一步整合国内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有利于进一步系统总结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中国经验,锻炼学术队伍,创新理论研究,加快学科发展。
三是充分展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多民族文化。文化和谐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通过重大课题研究进行归纳和提炼,有利于全面展示我国各民族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全面展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多民族文化的璀璨画卷。
第二,重点课题研究的成果要达到国际水准,体现中国学界的最高理论成果和思想水平。三个重点课题研究,要争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较大的进展与突破,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要立意高远。要体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高度,体现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认识高度,体现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践高度。二要视野开阔。在重点课题的研究中,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国情,敏于省察和分析世界发展的大势,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去吸收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与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创作出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精品。三要博采众长。在重点课题的研究中,要鼓励和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和吸收专家的真知灼见,尤其是要善于听取和吸收不同意见的精华,广泛借鉴国际水准的最新成果,密切结合我国民族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四要科学全面。
第三,要根据大会筹备时间安排确保三个重点课题研究的进度和质量。时间的安排上紧张有序;切实做好三个重点课题研究中的专家评议、审定工作,确保三个重点课题研究的成果达到我国学界的最高水平。